——自贡市高新区红旗乡全面开展依法治乡工作侧记
赵梦旭 本报记者 郭建民 文/图
红旗乡,自贡市乡镇的一面红旗。走进位于自贡市高新区南湖体育中心附近的红旗乡党委政府办公大楼,迎面感受到的是楼道的整洁、明亮,每层楼道间的警示文化、书画,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氛围。这是一支充满纪律、充满活力的队伍。“作为一名基层的干部,我们没有特权,只有务实勤勉的工作,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的福祉谋利,时刻告诫我们的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想,才能做到让红旗永远鲜艳,让党员永葆党性!”自贡市高新区红旗乡党委书记刘思东如是说道。
抓依法治乡书记乡长齐上阵
自依法治市开展以来,自贡市高新区红旗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依法治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了全乡依法治乡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此,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大调解中心专职副主任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村(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治乡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乡依法治乡工作的组织安排、督查协调。建立健全《乡党委议事规则》,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研究;完善了村级组织“四议两公开”决策机制和党建目标考核评价机制,规范了乡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开通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使依法治乡工作有人抓,按规则办事。
开展法律培训基层干部大学法
红旗乡把依法治乡列入到了党委班子、机关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从2015 年初开始,对机关、村(社区)组干部进行法律培训。学习《宪法》、《民事诉讼法》、《自贡市征地拆迁条令》、《土地管理法》、《安全生产法》、《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组织法》等常用法律法规。
红旗乡政府根据该乡的实际,采取集中宣讲、设点宣传和送法律到村(社区)的宣传模式。印发了与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通俗法律读物,利用“三下乡”、“七进社区”或大型活动等人员集中的地方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每个村(社区)都开展了法律知识宣传讲座;依托村(社区)文化室,建立常用法律专柜,为群众提供法律阅读书籍;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栏、法制宣传橱窗大力宣传依法治乡的工作要点;在醒目地方悬挂法治宣传标语;利用坝坝电影,远程教育等平台到村(社区)播放有关法律案例的影视教育片,“法律七进”活动得到了实效的开展。
规范行政行为确保群众利益
红旗乡为了方便办事的老百姓,专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设立了便民服务站,咨询、办事实行一站式服务。便民服务中心完善了首问责任、一次告知、限时办结、流程控制、分类办理、工作补位等制度,制定了日常行为规则、文明用语、廉政守则、工作人员守则等规定,设置了服务项目、收费标语、收费发文、办理时限、办理流程、人员岗位等告知牌。乡党委政府还专门出资购置了桌椅、药箱、复印机、电脑等便民服务设施,制度规定规范了行政行为。
红旗乡组织工作人员学习《自贡市征地拆迁条例》;严格规范工作人员行为规则。条例要求,必须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在场,才能与拆迁户谈拆迁事宜,不允许一人单独与拆迁户谈拆迁事宜。与拆迁户谈好拆迁事宜后,由分管领导现场审查,报主要领导审批后,才能与拆迁户签订拆迁合同;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自贡市征地拆迁条例》是针对普通的拆迁对象,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个案,在不违背拆迁条例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实事求是地为群众着想,积极想方设法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推进了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红旗乡辖区内的卧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辖区龙汇街延伸线工程建设,拆迁办工作人员沿施工红线逐户宣传拆迁政策并同时开展拆迁工作。被拆迁户张某容却拒绝与拆迁工作人员协谈拆迁补偿安置事宜。通过了解与分析,产权人夫妻岁数较大,产权人属文盲,性格固执。拆迁办工作人员随后多次上门与其夫妻协商拆迁补偿安置事宜,通过经办人员多次上门服务,耐心细致比较、解释,工作人员的诚意打动了张某容,龙汇街延伸线工程顺利向前推进。
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工作分工,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职责,确保依法行政工作的推进;党委政府分别与联系村(社区)干部、村(社)两委签订了《2015年度依法治乡工作目标责任书》。
红旗乡建立的社区矫正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等工作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正常,规范运行。该乡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做好监控和管理工作,履行好执法责任。目前该乡共有25名社区矫正对象,均成立了帮教小组实施帮教。对所有矫正对象实行一月一次谈心记录、思想汇报、走访、电话汇报和社区劳动学习等管理,随时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状况。
红旗乡每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充分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组织人大代表视察考察,接受人大代表的咨询资正,促进了乡各项工作依法办事、依法开展。
|